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务公开 > 学院动态 > 正文

固本强基,提质增效——新生院课程改革纪实

发布日期:2022-09-02     作者:许格宁      点击:

2020年7月,西安工业大学成立新生院。新生院以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建设优良学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坚守“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初心和“创新突破,夯实基础,应对挑战”的使命,以深化课程改革为抓手,持续提升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不断强化本科一年级学生的大学适应和成长成才目标教育。

一、课程改革工作思路

坚持分层分类原则,聚焦“夯实基础,提升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务,创新实施“基础+高阶+个性化”的课程改革行动。建立成果导向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体系,落实“理论+应用+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多方面入手,修订课程大纲,优化教学设计,拓展课程资源,融入课程思政,落实教学实践。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开设拓展课程,增设高阶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可持续发展需求。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考教分离等形式开展课堂革命,加强过程性考核,努力打造学生听得懂、学得会、能应用的基础课程群。大力开展“一课一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发挥竞赛对教学的促进、对学生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二、课程改革特色做法

1. 选优配强师资队伍,提升育人能力和水平。

为使课程改革落地,新生院成立六个教学研究与改革团队,从教学改革总体设计、教学与研究相互促进、课程思政有效融入、学生管理模式创新、教学竞赛组织实施、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积极开展各项研究与建设工作。

各系成立专门工作组,由主管教学副院长任组长,系主任任副组长,各系教师为成员。工作组定期举行教研活动,开展集体备课,有效发挥传帮带作用。各系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和研讨会,开展校内外调研交流活动,丰富知识储备,夯实专业基础,加强课程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形成基础课教学特色。

围绕“夯实基础”的目标和学生专业可持续发展需求,对数学、英语、物理、计算机、图学、体育课程进行多方调研、反复讨论,确定课程改革方案。根据学科差异,各课程开展分层分类教学,增强教学针对性,进而提高有效性;制定“进阶式”课程体系,设置基础课程、高阶课程和个性化课程,满足学生基础知识和个性发展知识需求。

大学数学课程从内容重构、教法重建、活动重塑、评价重赋四个维度开展课程改革,组建了光电信息类、智能制造类、数据与计算科学类、商学类和设计制造类教师教学团队;大学英语按照体艺类和非体艺类设置课程群,开设公共基础、能力拓展和个性化发展课程,强化基础,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物理从“注重理论、突出实践、强化创新应用”的思路分层进行理论课程群改革,构建“基础+实践+应用+创新”的物理实验课程体系,开设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创新性个性发展实验等,夯实理论基础,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应用能力。大学计算机基础融合人工智能,分工科、商管、文艺三个模块重构分层分类课程体系,突出应用性;大学体育探索实施以培养学生运动意识和掌握至少一项终身运动技能为目标的“俱乐部”制改革;工程图学构建“基础平台+进阶提高”的课程体系,以案例分析为主开展教学,突出应用性。

副校长张群带队,新生院党政班子成员及教师代表赴光电工程学院等7个学院就数学、英语高阶课的开设需求与建议开展交流座谈,构建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数学应用案例库、兵工案例库等。物理系赴长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深入调研,参观学校智造创新工场等,精益求精做好课程群改革。

3.有效融入特色元素,开展课程思政。

各系课程改革工作组反复研读教材,仔细查阅参考文献,剖析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关联性,深入挖掘能够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思政案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弘扬兵工精神,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融合,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数学系围绕建立严密完备的逻辑体系、推演公式定理、细诉数学文化和发展等方面,弘扬兵工精神,阐述西工故事;工程图学教研室将中国工程图学史与现代工程图学课程内容相融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公共体育系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多形式、多角度进行俱乐部制改革,努力实现体育教学、训练、运动竞赛和价值观、情感教育的有机融合。

4. 分层分类精准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

为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学生个性化帮扶及精准施教,新生院课程改革团队面向不同的专业类别分别撰写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内容,建设课程资源。

数学系开设“双课”,其中“高等数学拓展课”以夯实强化一年级学生数学基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目标;“数学高阶课”面向高年级学生,以开拓视野、提升数学综合能力为目标。公共外语系开设14门拓展课程,包括雅思英语和考研英语课程,以满足高水平学生的学习。计算机基础教研室面向理工类专业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和《C++程序设计》,面向全校专业开设《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工程图学教研室引入“构型设计”,通过“三维设计兴趣小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设1门基础平台课程和3门进阶提高课程。

5. 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加强过程性考核

各系深度融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形成“课前预习-课中参与-课后提升”三段式学习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参与度,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充分利用学习通平台加强过程管理,通过学习监测数据实现激励、督促、预警的功能。

公共外语系通过网络平台、月考制度、课堂表现、课外作业等开展过程性评价;数学系建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题库,利用学习通开展随堂练习及月考、期中考试,以多次阶段性考试评价构成学生过程性考核评价数据。

6. 大力开展“一课一赛”,激发学习潜能

各系以学科竞赛为抓手,为学生搭建阶梯型、层进式学科竞赛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数学系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公共外语系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外研社˙国才杯”演讲、写作和阅读大赛,陕西省高校大学英语词汇大赛、全国口译大赛、外教社杯“词达人”竞赛等;物理系积极承办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新生院第一届创意实践竞赛等;计算机基础教研室举办“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系列活动;公共体育系组织“新生杯”和“西工杯”篮球赛、羽毛球赛等系列赛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获奖数量和级别都得到很大提升。

三、取得成效

1.教学研究成效彰显

获批学校教学研究改革重点攻关项目6项,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获评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批校级规划教材建设项目1项。建设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库(现有案例150余个),组织教师凝练课程思政优秀案例36个,获批课程思政优秀案例13项。在陕西省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评选中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共5项。

获批陕西省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课程思政类研究项目1项。获批陕西省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2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外语专项1项,西安市社科规划基金1项。公开发表论文34篇,其中,高水平论文9篇。

2.教学竞赛成绩优异

获2020年陕西省第二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项、优秀奖1项;获2022年第四届陕西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项;获2021年陕西省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征集活动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2021年西安工业大学第二届“教师教学竞赛”暨第十三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其中一等奖第一名2人;获2022年第十三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竞赛陕西赛区三等奖2项。1人荣获西安工业大学“师德标兵”荣誉称号,获聘学校教发中心专家库专家,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 “大练兵” 课程思政教学骨干。

3.学科竞赛屡获突破

指导学生参加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自参赛以来首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2项;首次参加2022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际一等奖(M奖)3项、二等奖(H奖)1项、优秀奖(S奖)4项,国际一等奖获奖比例37.5%,远远高于全球平均7%的水平;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大赛、陕西省大学生工程制图及3D建模大赛,获得国家级奖20余项,省级奖近百项,取得国家级二等奖和个人一等奖的历史最好成绩。指导学生在2021年首届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陕西赛区中获奖49人次。指导学生参加第二届“词达人”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校赛,101人进入省赛,有3人位列全省前100名晋级全国大赛。

成立以来,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党政决策部署,全院师生凝心聚力、团结进取,荣获学校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文明学院、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校园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先进集体等荣誉。数学系获评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公共外语系获评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岗”。1人获评校级师德标兵,4人获第七届“我最喜爱的教师”荣誉称号,1人获感动校园人物,1人获评宣传工作先进个人,1人获得陕西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5人荣获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优秀个人。

素材:新生院各系  文图:许格宁  编辑:李俊洁 许格宁  审核:姬洪波 刘改琳